本網(wǎng)訊(學生通訊社 陳秀)為即將開展的非遺傳承拜師項目,7月10日下午,,光明日報湖南記者站原站長、高級記者唐湘岳到我院給師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新聞課。院團委書記劉是京主持座談會,。院團委,、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文學傳媒系,、藝術設計系,、藝術表演系等部門負責人和參與非遺項目的學生共40余人參會。
本次非遺傳承拜師項目將在懷化進行,,共分為靖州侗族大歌,、靖州苗族歌鼟、通道侗族織錦,、溆浦花瑤挑花等四大組,。屆時,我院新聞報道小組將對該項目進行視頻素材和文字資料收集,,再統(tǒng)一匯集好交給唐湘岳進行撰寫,。“非遺項目會寫成一篇7000字左右的大文章,其位置將占光明日報一個整版”唐湘岳說,,本次素材主要從傳承人怎樣繼承非遺藝術和我院學生如何學習非遺藝術兩方面來收集故事,。
光明日報作為一家中央媒體,對素材有著怎樣的高質量要求呢,?唐湘岳介紹,,視頻素材需要拍攝學生如何跋山涉水地來到懷化拜師及其整個學藝過程和當?shù)仫L土人情;以中景和特寫鏡頭為主,,捕捉學藝過程中的細節(jié),。文字素材,要收集非遺藝術的歷史淵源,、演化過程,,以及傳承人曾獲何種榮譽和怎樣將現(xiàn)實生活作為素材融入作品中。“一個問題是十個問題的開始,,同學們不要怕麻煩采訪對象,。”他認為,,本次非遺報道主要是考驗采訪功力,。
唐湘岳說,新聞不僅是記錄故事,,更要通過故事來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樹立正面典型、聚集正能量,。“侗族大歌,,如何做到無指揮,、無伴奏來進行多聲部合唱,其中是否蘊含‘和諧’的精神,?”他表示,,除了拜非遺藝術之師外,還要拜精神之師,。
座談會現(xiàn)場,,與會學生積極踴躍提問:“新聞報道中,可以加上自己的想法,?”“這違反了新聞的客觀性,,記者觀點應假借采訪對象之口說出?!碧葡嬖乐v述了自身在新聞報道中錯誤使用“功夫不負有心人”的經歷,,論證了新聞一定要遵循客觀原則。接著,,他說:“如果要使用‘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名言,,應該觀察采訪對象的日記中是否有所記載?!?/span>
最后,,文學傳媒系書記劉瓊建議,在報道視頻中,,可以加上小組成員們的個人自述花絮部分,。“這個想法很新穎,也是對非遺傳承項目不同角度的呈現(xiàn),?!碧葡嬖涝u論。
劉是今總結說,,新聞報道小組的成員們,,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學,、用心去發(fā)現(xiàn),爭取為新聞報道提供高質量的素材,。
(責任審核人:楊星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