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2日下午,我校在辦公樓三會議室召開2006年思想政治年會。省高校干部培訓中心劉國華教授出席會議并作了鄧小平理論的專題講座。我校黨委成員、校領導,研究會理事會成員,各黨總支(機關支部)書記,黨辦、宣傳統(tǒng)戰(zhàn)部、組織部、校工會、校團委、學生處、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負責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各系政治輔導員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共152名參加了此次年會。 校長羅婷教授致辭。她指出,在過去的一年中,我校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2006年我校順利通過了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組評估,學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被教育部評為“優(yōu)秀等級”,我校榮獲“湖南省文明單位”稱號。新的一年,我們面臨新的挑戰(zhàn)。她強調(diào),本次年會的任務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和全國第十五次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傳達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精神,回顧總結一年來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績和經(jīng)驗,謀劃部署學校2007年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鞏固發(fā)展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成果,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大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著力建設和諧校園,為學校提升辦學層次、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 校黨委書記易銀珍研究員、研究會會長作重要報告。她簡要回顧了2006年我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年來,我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fā)展觀,以迎接全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督查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中央16號文件、省委8號文件精神,堅持人才培養(yǎng)這個中心,以學生為本,在抓落實、抓改革、抓創(chuàng)新、抓發(fā)展上下功夫,促進黨建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邁上新臺階,在幾個方面有突破性的進展:一是以建立健全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為動力,黨建工作扎實有效。開展了“保先進、促發(fā)展、知榮辱、爭貢獻”系列活動,加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員發(fā)展工作、干部隊伍建設,規(guī)范了黨員教育與管理,狠抓了黨風廉政建設;2006年10月,教育部副部長李衛(wèi)紅來湖南調(diào)研期間,召開了由全省高校黨建工作座談會,我校黨委負責人作為全省高職高專院校的唯一代表在會上作了典型發(fā)言。二是以和諧社會理念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指導,思想政治工作有聲有色。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工作蓬勃開展,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活動與時俱進,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宣傳活動穩(wěn)步推進,和諧社會理念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深入人心,師德師風建設繼續(xù)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在學校中心工作中的引領和感召作用充分體現(xiàn)。三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督查為契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斐然。加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生文體活動,維護穩(wěn)定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取得實質(zhì)性進展。2006年2月,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青春中國》欄目報道了我校“主題班課”的成功經(jīng)驗,并作為全國高校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精神的經(jīng)驗典型向中央領導匯報,在全國高校推廣。四是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設置順利實施。五是重視輿論陣地建設和對外宣傳工作,樹立了良好的女大形象。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易書記分析了當前的形勢,指明了2007年我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她說,我們應當把握九個方面的工作重點:第一,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主題,努力構建和諧校園。第二,以迎接黨建評估為契機,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第三,突出抓好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要內(nèi)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第四,積極探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第五,深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發(fā)揮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第七,堅持以人為本,教書育人。第八,改進和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第九,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吳洛夫傳達了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第七次會員大會精神。會議強調(diào),各高校要從“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的高度,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將思想統(tǒng)一到中央的精神上來,統(tǒng)一到中央的部署上來,要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精神、省委8號文件精神,切實抓好三項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新方案”的貫徹實施工作,大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大學生生活管理,防止意外情況發(fā)生。 校黨委副書記、研究會副會長吳洛夫主持會議。
- 上一篇:學習會議精神 構建和諧校園...
- 下一篇:我校推出“女性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