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黨委組織部 丁冬珍)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11月21日,,黨委書記羅婷帶領黨務干部一行30余人前往醴陵參加紅色教育與傳承傳統(tǒng)文化活動。
首站我們來到耿飚將軍故里---耿傳公祠,。耿傳公祠是耿氏醴陵一脈的宗祠,,1909年耿飚就出生在這里,并與家人在此寄居長達12年,,這是他童年學習,、生活和勞動的重要場所。全體黨務干部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跟隨講解員參觀了《將軍外交家的風采——耿飚生平業(yè)績展》《耿飚故居復原陳列》《耿傳公祠文化陳列》《留住鄉(xiāng)村的記憶——醴陵農(nóng)耕實物展》,。一件件珍稀文物、一張張珍貴照片,,讓我們對耿飚將軍投身革命,、參加解放戰(zhàn)爭、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新中國外交事業(yè)所做出的重大貢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家無不為這位“上山能打獵,、下水能摸魚、出門能談判,、回家能做飯”的將軍外交家風采所深深折服,。
接著,大家馬不停蹄趕往淥江之濱,、西山之下的千年學府---淥江書院,。“千載書香分岳麓,,一江淥水接濂溪”,。 這里古木參天,蔚然深秀,;這里文星閃耀,,名碩輩出;這里師教流芳,、古韻悠長,。大家走進淥江書院,聆聽書院千年故事,,了解書院悠久歷史,,感悟書院深厚底蘊,了解書院濟濟先賢,。在這里走出一批治國治軍治文之才,,朱熹、王陽明在此講過學,,左宗棠在此擔任過山長,,傅熊湘、李立三,、左權在此求過學,,淥江書院的千年文脈被這些先輩們不斷弘揚,,將永世流傳。
最后,,大家來到李立三紀念館和故居,。在紀念館一樓大廳的李立三銅像前,全體黨務干部開展了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在解說員的傾情解說下,,大家對李立三這位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早期杰出的工人運動領導人的革命事跡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李立三曾參加和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南昌起義”等革命斗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立下了不朽的功勛,。革命勝利后,他始終以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為重,,謙虛誠懇,,服從大局,體現(xiàn)出一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他堅持真理,、光明磊落,尊重歷史,,實事求是,,在林彪、江青反革命的迫害下,,仍然勇敢地站出來公正地為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歷史作證,,表現(xiàn)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堅強黨性。
千年古都醴陵之行,,不僅是一次生動而莊嚴的紅色教育活動,,也是一次深刻感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之旅。羅婷勉勵全體黨務干部,,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永葆紅色初心,強化使命擔當,,傳承好中國傳統(tǒng)文化,,切實發(fā)揮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永葆共產(chǎn)黨員的政治本色,,為建設高質(zhì)量的女子學院而努力奮斗,。全體黨務干部紛紛表示將立足本職工作,,不忘初心使命,傳承好紅色基因,,守護好傳統(tǒng)文化,,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高昂的斗志,、為學校高質(zhì)量的發(fā)展作出自己應有貢獻,。
(責任審核人:成荷萍)